入关后布防的核心在于建立多层次的防御体系,优先巩固关键战略节点。关口作为连接资源州与出生州的咽喉要道,需立即部署主力部队驻守,同时调动器械部队协助城防。应放弃低级领地,为高级资源地腾出空间,保留5级地邻地以便快速发育。同盟成员需协同布防,通过调动指令实现80%以上兵力加入驻守队列,形成密集防线。城墙与城防军等级需同步提升,避免因防御薄弱导致敌方反扑。
山地地形可增强弓兵攻击力,适合布置远程部队;平原则利于骑兵机动防御。需提前侦察周边地块兵种分布,针对性调整驻防部队的兵种克制关系。拒马、箭塔等防御工事应设置在行军路径的关键节点,形成火力交叉网。特别注意避免在狭窄地形集中布防,防止被敌方范围技能一次性击溃。闭城功能可在紧急情况下启动免战状态,为调整防御争取时间。
入关后获得的资源奖励应优先用于军营建设,确保主力部队兵力维持在10级以上。练兵功能可高效提升新武将等级,建议保留部分体力用于紧急补防。主城与分城的资源产出需平衡,分城建议建造在6级及以上资源地附近,形成资源供给链。粮草储备必须充足,确保长期防守时不会因资源短缺导致防线崩溃。
通过侦查系统实时监控敌军动向,针对集结迹象提前增援薄弱环节。若防线被突破,可采取一字长蛇阵沿路径连续驻守,利用战斗不消耗体力的机制拖延敌军推进。回城指令可用于紧急撤离被包围部队,避免无谓损耗。后期建议配置藤甲兵等特殊兵种驻守要塞,利用兵种特性形成局部优势。